2021年2月11日星期四

小年夜談「專業服務」:誰要賺誰的錢?

過去一年來,常接受各種(號稱)專業(的)服務,我發現,廠商的服務水準,除了自身的專業能力,也取決於業界的 #社群自我要求。

當同業誤把不欺騙消費者(道德要求)當成及格線(專業能力要求),後製或書面審查就可以報獎掛名,如果你跟其他廠商一樣,都採取這樣視角,那麼,你的「服務」從此便 #只有剛剛好,沒有 #更好。

  因此,如果OO業界的社群自我要求本就不高,90分跟60分混得差不多,包裝行銷勝於實質內涵,先不說消費者難以藉由公開資訊判斷服務良窳,資訊不對稱的態勢,會在這樣的產業裡被放大千萬倍,增加消費者的締約成本,削弱交易過程中帶來的社會福利價值。

進而,這樣產業裡,便會產生所謂仲介、顧問等中間商(可能會以實體或網站服務呈現),如今,代理成本早就深不見底,剛好讓廠商跟中間商掛勾,業配網紅行銷媒體造神 等鋪天蓋地,或彼此拉抬,或互相攻訐,目的就是湊聲量(這裡衍伸利用流量獲利的議題,將另文討論),讓資訊更混亂的同時,也加速裂解產業價值鏈的合理分配,讓消費者甚難根據自身條件做出選擇而陷於誤信,接著,所有的供給者再聯合起來,狠狠地剝削消費者一筆。

產業社群不思自省,長久以往,只能靠國家外部監理去做奈米般的調整,像定型化契約範本、定期稽查這種讓大家有事做的法定程序,而這些國家機關所依循的法令辦法,早已遭前揭廠商黑手伸入立法者的口袋,而調整為形式有用,實則徒耗功夫的無用業務。一旦執行端出現偏差,更可能發生產業內劣幣逐良幣的惡果。

至此,如果不想成為韭菜,消費者被要求的資訊篩選能力便不斷提高,分割了消費者既有時間,本來只要花5分鐘做選擇,現在要先花5小時做功課,然後再跟廠商細細討論,哪個項目是對我最有利的。(做功課的途徑之一為上YT看開箱、評論,消費者像老鼠迴圈般無法脫身)

到頭來,這世界早已忘了誰是廠商,誰是消費者-

到底是誰要賺誰的錢?